儿童期重症肌无力主要表现为眼睑下垂、复视、四肢无力、咀嚼吞咽困难及呼吸困难等症状。儿童期重症肌无力是一种由神经肌肉接头传递障碍引起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与乙酰胆碱受体抗体介导的突触后膜损害有关。
1、眼睑下垂
患儿常出现单侧或双侧眼睑下垂,晨轻暮重,疲劳后加重。这是由于眼外肌受累导致提上睑肌无力,可能伴随眼球活动受限。部分患儿会通过抬头代偿性视物。症状波动性是本病特征,需与先天性眼睑下垂鉴别。
2、复视
因眼肌麻痹导致双眼视物重影,尤其在长时间注视或疲劳时明显。患儿可能主诉看东西有影子或模糊,常伴有眼球转动疼痛。复视程度与病情活动相关,严重时可影响日常学习和活动。
3、四肢无力
表现为上肢抬举困难、下肢行走易疲劳,跑步爬楼梯能力下降。近端肌群受累更显著,症状呈波动性,休息后可有缓解。部分患儿出现颈部肌肉无力导致抬头困难,需注意与肌营养不良症鉴别。
4、咀嚼吞咽困难
咀嚼肌和咽喉肌无力导致进食缓慢、吞咽呛咳,进食时间延长。严重时可能出现饮水鼻返流、发音含糊等球麻痹症状。这类症状提示延髓肌群受累,属于肌无力危象先兆,需紧急医疗干预。
5、呼吸困难
呼吸肌无力可导致胸闷气促、咳嗽无力,甚至出现呼吸衰竭。这是最危险的症状,多由感染、劳累或药物因素诱发。患儿可能出现睡眠中呼吸暂停、说话气短,此时需立即住院进行呼吸支持治疗。
儿童期重症肌无力需长期规范治疗,包括胆碱酯酶抑制剂、免疫抑制剂等药物管理。日常生活中应避免感染、过度疲劳和情绪波动,保证充足休息。饮食建议少量多餐,选择易咀嚼吞咽的软食。定期随访肌力变化和抗体水平,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家长需学会识别肌无力危象征兆,随身携带急救卡,避免使用加重病情的药物如氨基糖苷类抗生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