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乱所致腹泻属于分泌性腹泻,主要因霍乱弧菌产生的霍乱肠毒素刺激肠黏膜大量分泌水和电解质。分泌性腹泻的特点是肠黏膜分泌功能亢进但吸收功能正常,粪便呈米泔水样且无脓血。
霍乱弧菌进入人体后,其产生的霍乱肠毒素会激活肠上皮细胞内的腺苷酸环化酶系统,导致环磷酸腺苷水平持续升高。这一过程促使隐窝细胞大量分泌氯化物和碳酸氢盐,同时抑制绒毛细胞对钠离子的吸收。大量电解质分泌形成渗透梯度,使水分被动进入肠腔,最终产生剧烈的水样腹泻。这种分泌机制不造成肠黏膜明显损伤,因此粪便中不含炎性细胞。
其他病原体如产毒性大肠杆菌也可引起分泌性腹泻,但霍乱肠毒素的作用强度远超普通细菌毒素。霍乱患者每小时失水量可达1升,若不及时补液可能快速导致循环衰竭。非感染性因素如血管活性肠肽瘤同样通过类似途径引发分泌性腹泻,但临床特征与霍乱存在差异。
预防霍乱需注重饮食卫生,避免饮用生水或食用未煮熟的海产品。出现水样腹泻伴呕吐时应立即就医,治疗以快速补液和抗生素为主。恢复期可进食米汤等流质食物,逐步过渡到低脂低纤维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