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一般无须额外喂水,母乳或配方奶中的水分已能满足需求。新生儿喝水需注意避免过量、选择适当时机、使用专用器具三个要求。
1、避免过量
新生儿肾脏功能发育不完善,过量饮水可能导致水中毒,表现为嗜睡、体温过低甚至抽搐。母乳喂养的新生儿在6个月内通常无须补水,配方奶喂养者仅在医生建议下可少量喂水。每次喂水量不超过5毫升,每日总量不超过30毫升。
2、选择适当时机
仅在发热、腹泻等异常水分流失情况下,经儿科医生评估后可酌情补水。夏季高温环境或暖气房中,若新生儿出现嘴唇干燥、尿量减少等轻度脱水征兆时,可尝试少量喂水。喂水时间应避开哺乳前后1小时,避免影响正常进食。
3、使用专用器具
喂水需使用新生儿专用软勺或滴管,禁止使用奶瓶以免干扰母乳喂养。水温需保持在37℃左右,与体温接近。喂水后需观察是否有呛咳、拒食等异常反应,出现异常应立即停止并就医。
新生儿补水需严格遵循医嘱,家长不可自行判断。日常应通过观察尿量、精神状态等评估水分摄入是否充足。母乳喂养母亲需保证自身饮水量,配方奶冲泡需按标准比例。若新生儿出现持续拒奶、尿量显著减少等脱水症状,须立即就医而非自行补水。养育过程中定期进行儿童保健检查,由专业医生指导喂养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