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核磁为什么要摘掉金属物品

发布于 2025/06/21 06:44

核磁共振检查前必须摘除金属物品,主要与磁场安全风险、图像伪影干扰、设备运行安全等因素有关。

核磁共振成像依靠强磁场和射频脉冲工作,金属物品在磁场中可能发生位移或发热。含铁、镍、钴等铁磁性金属的物件如首饰、皮带扣、硬币等,会被强磁场吸引导致高速抛射,可能造成患者或设备损伤。部分金属植入物如旧式心脏起搏器、动脉瘤夹可能因磁场作用发生移位或功能异常,存在生命危险。某些金属物质还会在磁场中产生涡电流导致局部发热,尤其纹身颜料或眼线中的金属微粒可能引发皮肤灼伤。

金属物品还会干扰磁场均匀性,在图像上形成星芒状或条带状伪影,影响病灶显示的清晰度。牙科填充物、骨科内固定材料等虽多为非铁磁性合金,但仍可能导致局部信号缺失或变形。金属异物导致的伪影可能掩盖微小病变,造成误诊或漏诊。检查过程中金属物品振动产生的噪声也会降低图像信噪比。

建议检查前更换无金属配件衣物,移除所有随身物品。体内有金属植入物者需提前向医生说明材质和植入时间,由专业人员评估安全性。检查后技术人员会确认无金属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确保检查安全性和诊断准确性。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推荐阅读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