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点滴时空气跑进血管怎么办
发布于 2025/06/21 08:34
发布于 2025/06/21 08:34
打点滴时少量空气进入血管通常无须特殊处理,若出现胸闷、呼吸困难等症状需立即停止输液并就医。空气栓塞的严重程度与进入空气量、速度及患者基础疾病有关。
输液过程中微量空气进入血管是常见现象,人体肺部毛细血管床可过滤少量气泡。现代输液器配有空气过滤装置,能有效拦截直径超过5微米的气泡。当发现输液管中有5毫升以下气泡时,可调整输液速度至每分钟30滴以下,使气泡缓慢通过。此时密切观察是否出现咳嗽、胸痛等不适,多数情况下气泡会随呼吸排出体外。
当快速进入血管的空气量超过每公斤体重0.5毫升时可能引发空气栓塞。这种情况多见于输液管脱落、加压输液设备故障或中心静脉导管操作失误。患者会出现突发呼吸困难、紫绀、意识模糊等缺氧表现,严重时可导致心跳骤停。此时应立即让患者左侧卧位并头低脚高,使空气滞留右心房,同时给予纯氧吸入并呼叫急救。医疗人员可能采用经胸超声定位空气、高压氧治疗或经导管抽吸等专业处理。
预防空气栓塞需确保输液系统密闭性,排尽管路空气后再连接患者。使用输液泵时定期检查压力报警功能,中心静脉输液后需按压穿刺点10分钟。心功能不全、卵圆孔未闭等患者需更严格防范空气进入。出现头晕、视物模糊等先兆症状时,即使气泡量少也应中断输液并评估风险。
上一篇 : 手臂肉里面有颗粒状物怎么回事
下一篇 : 2价和4价HPV疫苗的区别是什么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