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起溶血性贫血的原因有哪些?

发布于 2019/04/01 13:27 复禾健康

临床上,当患者体内红细胞因为各种原因导致破坏速率增加或生成有障碍,同时骨髓代偿能力又跟不上时就会导致体内红细胞数值降低,引发溶血性贫血,患者会出现贫血、黄疸、脾大等多种症状,危害比较大。目前,有很多患者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得溶血性贫血,也不知道到底是一个什么病,正确了解这些有利于尽量正确治疗,接下来我们就一起了解一下溶血性贫血的病因有哪些吧。

什么是溶血性贫血?

在了解 引起溶血性贫血的原因之前,先了解一下“溶血性贫血”是什么概念。当红细胞破坏过多时引起的贫血,我们称为溶血性贫血,它的特点有以下几个:

1.红细胞的平均体积是正常范围(80~100fl),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320~360g/l)也在正常范围;

2. 外周血涂片可见多的红细胞碎片;

3. 网织红细胞计数明显增高;

4. 骨髓红系呈极度活跃的增生状态;

5. 临床表现会出现贫血的各种症状,其独特的特点是有黄疸出现,如果是血管内溶血,还有血红蛋白尿(葡萄酒色、酱油色、醋的颜色)。

引起溶血性贫血的原因有哪些?

在幼儿期间发生溶血性贫血往往跟遗传因素有关,比如地中海贫血、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等等,那在老年人中发生溶血性贫血有哪些原因呢?老年人的溶血性贫血,基本有两种情况,首先要考虑继发性的溶血性贫血,比如继发于自身免疫性疾病,像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也有的继发于淋巴增殖性疾病,比如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淋巴瘤,还有些老年性的溶血性贫血,继发于恶性肿瘤,比如胃癌的患者,尤其是胃的腺癌,晚期也会发生溶血性贫血,还有的溶血性贫血继发于重度的感染或者特殊用药之后。当找不到继发性的病因的时候,我们再考虑原发性的溶血性贫血,也叫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对于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也属于溶血性贫血中的一种。

以上就是对“引起溶血性贫血的原因有哪些?”的相关介绍,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患者确诊为溶血性贫血后一定要及时到正规医院接受检查治疗,以免病情加重,影响后期治疗效果。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推荐阅读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