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轮椅的老人可通过调整轮椅适配度、预防压疮、保持皮肤清洁、促进肢体活动等方式护理。护理过程中需关注老人身体变化与心理状态,结合日常饮食与康复训练提升生活质量。
1、调整轮椅适配度
轮椅座垫高度应与老人膝盖高度持平,脚踏板需支撑足部自然下垂。靠背角度建议100-110度以减轻腰椎压力,扶手高度应使前臂水平放置。定期检查轮胎气压与刹车灵敏度,避免因设备问题导致跌倒或疲劳。对于存在脊柱侧弯或关节畸形的老人,需定制特殊坐垫或靠背支撑。
2、预防压疮
每2小时协助老人变换体位一次,可使用减压坐垫分散臀部压力。检查骨突部位如尾椎、坐骨结节是否发红,发现早期压疮迹象时立即用生理盐水清洁并保持干燥。选择透气吸汗的棉质衣物,避免局部潮湿刺激。营养不良者需增加蛋白质摄入,必要时遵医嘱使用褥疮膏促进愈合。
3、保持皮肤清洁
每日用温水清洁会阴及皮肤皱褶处,大小便失禁者及时更换护理垫。清洁后涂抹含氧化锌的护臀霜隔离刺激物,出汗较多时使用爽身粉减少摩擦。定期检查足跟、踝部等易忽略区域,发现真菌感染可遵医嘱联用酮康唑乳膏与硝酸咪康唑散。
4、促进肢体活动
协助老人每日进行上肢举哑铃、握力球训练,下肢做踝泵运动预防深静脉血栓。利用轮椅扶手做支撑站立练习,每次5-10秒逐步增加时长。天气允许时推动轮椅户外活动,阳光照射有助于维生素D合成。卧床时指导家属帮助按摩腓肠肌,配合红外线理疗仪改善血液循环。
护理期间需监测老人情绪变化,通过聊天、听音乐缓解孤独感。饮食上增加高钙食物如豆腐、酸奶预防骨质疏松,控制高盐高糖摄入。定期复查下肢肌力与关节活动度,发现排尿障碍或持续性疼痛时及时就医。建议家属学习转移抱扶技巧,避免护理过程中造成二次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