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瘫的中医治疗方法是什么

发布于 2025/06/23 10:45

面瘫的中医治疗方法主要有针灸、中药内服、中药外敷、推拿按摩、拔罐等。面瘫通常由风寒侵袭、气血不足、脉络瘀阻等因素引起,中医治疗以祛风散寒、活血通络为主。

1、针灸

针灸是中医治疗面瘫的主要手段,通过刺激面部穴位如地仓、颊车、阳白等,帮助疏通经络、调和气血。针灸治疗需由专业医师操作,根据病情轻重选择不同针刺手法,急性期以浅刺为主,恢复期可适当深刺。部分患者可能伴随耳后疼痛或味觉减退,针灸可配合远端取穴如合谷、足三里等增强疗效。

2、中药内服

中药内服常用牵正散、补阳还五汤等方剂,其中牵正散含白附子、全蝎等成分,适用于风寒型面瘫。气血两虚者可选用黄芪桂枝五物汤,痰湿阻络者可用导痰汤。服药期间可能出现轻微口干,需避免食用生冷食物。若伴随眼睑闭合不全,可加用菊花、决明子等明目药材。

3、中药外敷

将活血化瘀的中药如川芎、红花研磨成粉,用黄酒调敷于患侧面部,或用艾叶、生姜制成药膏热敷。外敷药物通过皮肤渗透促进局部血液循环,适合病程初期面部肿胀明显的患者。皮肤敏感者可能出现轻微发红,需缩短敷药时间。可配合红外线照射增强药物吸收。

4、推拿按摩

沿面部阳明经走向进行点按、揉捏等手法,重点按摩颧髎、下关等穴位。推拿能缓解肌肉紧张,促进神经功能恢复,适合恢复期面部肌肉僵硬的患者。操作时力度需轻柔,避免过度牵拉。若伴随耳鸣症状,可加按翳风、听宫等耳周穴位。

5、拔罐

在背部膀胱经或患侧面部行闪罐、走罐等疗法,通过负压刺激改善局部微循环。面部拔罐需选用小号罐具,时间控制在5分钟内。部分患者可能出现罐印瘀紫,属于正常现象。风寒型面瘫可配合大椎穴刺络拔罐以增强祛风效果。

中医治疗面瘫需根据病程分期选择方案,急性期以祛邪为主,恢复期侧重扶正通络。治疗期间需避免冷风直吹面部,用温水洗脸,每日做鼓腮、抬眉等面部肌肉训练。饮食宜选择温热易消化的食物如红枣粥、姜茶,忌食生冷海鲜。若三个月未恢复需配合现代医学检查排除颅内病变。保持充足睡眠,避免过度劳累,有助于气血恢复。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推荐阅读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