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板损伤通常由外伤、长期负重活动、退行性变等原因引起,主要表现为膝关节疼痛、肿胀、活动受限等症状。
1、外伤
膝关节受到直接撞击或扭转力作用可能导致半月板撕裂,常见于运动损伤或意外跌倒。急性损伤时可能出现关节弹响、突发剧痛、无法承重等症状。需通过磁共振成像确诊,轻度损伤可采用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缓解症状,严重撕裂需关节镜下半月板缝合术或部分切除术。
2、长期负重活动
长期从事深蹲、爬楼梯等重复性负重动作会加速半月板磨损,多见于重体力劳动者或运动员。这类损伤发展缓慢,早期表现为上下楼梯时隐痛,逐渐进展为持续性钝痛。建议减少膝关节负荷,配合微波理疗促进修复,必要时使用塞来昔布胶囊控制炎症。
3、退行性变
中老年人因半月板组织水分流失、弹性下降,轻微外力即可导致损伤,常合并骨关节炎。典型表现为晨起关节僵硬、活动后减轻但久行加重。可联合使用硫酸氨基葡萄糖胶囊营养软骨,配合膝关节支具保护,晚期严重变形需考虑人工关节置换术。
半月板损伤患者应避免爬山、跳跃等剧烈运动,控制体重减轻关节负担,日常可进行直腿抬高锻炼股四头肌。急性期疼痛明显时可冰敷15分钟缓解肿胀,恢复期建议在康复师指导下进行膝关节稳定性训练,使用护膝时注意每天不超过8小时以防血液循环障碍。若保守治疗3个月无效或出现关节交锁症状,应及时复查评估手术指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