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中毒后一般首见症状主要有恶心呕吐、头晕头痛、呼吸困难、意识障碍、皮肤黏膜异常等。中毒症状的严重程度与毒物种类、接触剂量及个体差异有关,需立即停止接触毒物并就医。
1、恶心呕吐
胃肠黏膜受毒物刺激后最早出现反射性呕吐,常见于食物中毒、农药中毒或药物过量。呕吐物可能携带毒物气味或颜色变化,如有机磷农药中毒时呕吐物有大蒜味。此时应保留呕吐物样本供检测,避免盲目催吐加重食管损伤。可遵医嘱使用盐酸甲氧氯普胺注射液止吐,同时静脉补液纠正水电解质紊乱。
2、头晕头痛
中枢神经系统受累时多表现为头部胀痛或眩晕,一氧化碳中毒会出现特征性搏动性头痛,重金属中毒则伴随持续性钝痛。这类症状提示毒物已通过血脑屏障,需立即监测生命体征。临床可能使用甘露醇注射液降低颅内压,或依达拉奉注射液清除氧自由基。
3、呼吸困难
呼吸抑制常见于镇静剂中毒,呼吸急促则多发于刺激性气体吸入。氰化物中毒会出现深度喘息样呼吸,硫化氢中毒可致呼吸骤停。需立即保持气道通畅,必要时行气管插管。医生可能使用纳洛酮注射液拮抗阿片类药物作用,或给予氨茶碱注射液扩张支气管。
4、意识障碍
从嗜睡到昏迷均可出现,酒精中毒早期表现为兴奋后转为抑制,甲醇中毒会出现意识模糊伴视力障碍。需紧急进行毒物筛查和血液净化治疗。临床常用氟马西尼注射液逆转苯二氮卓类作用,严重者需用吡哆醇注射液治疗异烟肼中毒所致昏迷。
5、皮肤黏膜异常
亚硝酸盐中毒出现青紫,腐蚀性毒物接触部位发生灼伤,有机溶剂接触可致皮炎。皮肤吸收性毒物需立即脱除污染衣物并用清水冲洗。医生可能使用亚甲蓝注射液治疗高铁血红蛋白血症,局部灼伤需用磺胺嘧啶银乳膏预防感染。
急性中毒后应迅速脱离中毒环境,移除体表残留毒物,记录接触毒物的名称、剂量和时间。就医时携带毒物包装或样本,避免自行催吐或服用解毒剂。治疗期间保持呼吸道通畅,监测心率血压等指标,恢复期需调整饮食结构,选择易消化食物减轻胃肠负担,适当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促进代谢废物排出。中毒后1个月内定期复查肝肾功能及神经系统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