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慢性胃炎患者在夏季需避免食用冰品,饮食应以温软易消化为主,可选择小米粥、山药羹、清蒸鱼等食物。急慢性胃炎通常由幽门螺杆菌感染、药物刺激、饮食不当等因素引起,夏季高温易加重胃肠黏膜损伤。
1、忌食生冷
夏季高温易诱发胃肠功能紊乱,冰镇饮料、冰淇淋等低温食物会直接刺激胃黏膜,导致血管收缩和消化酶活性降低。急慢性胃炎患者食用后可能出现胃痛加剧、腹泻等症状。建议将饮品放置至常温饮用,水果可去皮后温水浸泡再食用。
2、少食多餐
夏季代谢加快但消化功能减弱,单次大量进食会增加胃部负担。每日可分5-6餐进食,每餐控制在200-300克。主食宜选择发面馒头、软米饭等低纤维碳水化合物,搭配清蒸冬瓜、胡萝卜泥等易吸收的蔬菜。
3、补充电解质
高温出汗易造成钠钾流失,可饮用淡盐糖水或口服补液盐散预防脱水。自制电解质水可选用低钠盐1克加蜂蜜5毫升兑500毫升温水,避免市售运动饮料的高糖刺激。合并呕吐症状时可少量频服米汤补充能量。
4、控制蛋白质
选择优质蛋白但控制单日总量不超过80克,优先采用清蒸、炖煮的烹饪方式。推荐鸭胸肉、龙利鱼等低脂肉类,豆腐等植物蛋白每日不超过100克。避免烧烤、油炸等高温烹饪产生的有害物质加重炎症。
5、药物辅助
急性发作期可遵医嘱使用铝碳酸镁咀嚼片中和胃酸,雷贝拉唑钠肠溶片抑制胃酸分泌,复方谷氨酰胺肠溶胶囊保护胃黏膜。慢性患者需持续服用荆花胃康胶丸等中成药调理,避免自行服用解热镇痛药加重损伤。
夏季需特别注意饮食卫生,隔夜饭菜须彻底加热,生熟食材分开处理。餐后1小时内避免平卧,可缓步行走促进排空。出现持续上腹痛、黑便等症状应及时进行胃镜检查,日常可按摩中脘穴缓解不适。保持规律作息与情绪稳定有助于胃肠功能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