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胃炎患者一般不能完全不吃东西,但需调整饮食结构。肠胃炎饮食需注意清淡易消化、少量多餐、避免刺激性食物、补充水分四个原则。
1、清淡易消化
急性期可选择米汤、藕粉等流质食物,缓解期过渡到软烂面条、馒头等低渣饮食。这类食物能减轻胃肠负担,避免黏膜进一步受损。胃肠功能恢复后可逐步添加蒸蛋、苹果泥等半流质食物。
2、少量多餐
建议每日进食5-6次,每次摄入量控制在100-200毫升。间隔2-3小时进食一次能持续补充能量,避免单次进食过多加重腹泻呕吐。用餐时需细嚼慢咽,进食后保持坐位30分钟。
3、忌刺激性食物
需严格避免辛辣调料、酒精、咖啡因等刺激性食物。高脂油炸食品、粗纤维蔬菜、坚果等难消化食物也应限制。乳糖不耐受者需暂停乳制品,待症状缓解后尝试无乳糖配方。
4、补液防脱水
每腹泻一次需额外补充100-150毫升液体,优先选择口服补液盐III。可适量饮用淡盐水、稀释苹果汁,避免高糖饮料加重渗透性腹泻。出现尿量减少、口唇干裂等脱水表现时应及时就医。
肠胃炎恢复期可尝试煮熟的胡萝卜、去皮鸡肉等低脂高蛋白食物。症状持续超过3天或出现血便、高热需就医,必要时医生会开具蒙脱石散、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等药物。日常注意生熟食分开处理,避免进食隔夜饭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