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阴突然长了个肿块可能与毛囊炎、前庭大腺囊肿、外阴疖肿、皮脂腺囊肿、外阴肿瘤等因素有关,可通过局部清洁、药物治疗、手术切除等方式处理。建议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毛囊炎
外阴毛囊细菌感染可能导致红肿硬结,常伴有疼痛或脓头形成。发病与局部潮湿、剃毛损伤或卫生不良有关。可遵医嘱使用莫匹罗星软膏、夫西地酸乳膏等外用抗生素,配合温水坐浴促进炎症消退。避免挤压肿块,保持会阴干燥清洁。
2.前庭大腺囊肿
前庭大腺导管阻塞可形成无痛性囊性肿物,继发感染时可能肿胀疼痛。可能与腺体分泌物淤积或慢性炎症有关。较小囊肿无须处理,急性感染期需口服头孢克洛胶囊、左氧氟沙星片等抗生素,反复发作或较大囊肿需行造口术。
3.外阴疖肿
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引发的深部毛囊炎症,表现为红肿热痛的硬结,可能进展为脓肿。与免疫力下降、糖尿病等因素相关。早期可外敷鱼石脂软膏,成熟脓肿需切开引流,配合服用阿奇霉素分散片控制感染。
4.皮脂腺囊肿
皮脂腺导管堵塞导致角质和皮脂潴留,形成缓慢增大的圆形肿物,继发感染时可能发红疼痛。日常应注意避免过度摩擦,感染期使用红霉素软膏,较大囊肿需手术完整切除以防复发。
5.外阴肿瘤
外阴良性肿瘤如纤维瘤或恶性肿瘤如外阴癌均可表现为无痛性肿块,可能伴随溃疡、出血。需通过活检明确性质,恶性肿瘤需广泛切除联合放化疗。长期外阴瘙痒、HPV感染是高风险因素。
日常应选择棉质透气内裤,避免使用刺激性洗剂清洗外阴。出现肿块持续增大、破溃不愈、颜色异常或伴随腹股沟淋巴结肿大时须立即就诊。月经期需加强局部卫生,治疗期间禁止性生活,糖尿病患者需严格控制血糖以降低感染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