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髓性白血病主要表现为脾大、乏力盗汗、贫血等症状。慢性髓性白血病是造血干细胞恶性克隆性疾病,早期可能症状轻微,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典型表现。
1、脾大
脾大是慢性髓性白血病最常见的体征,约90%患者在就诊时可触及脾脏。脾脏肿大程度与白细胞计数呈正相关,严重者可占据整个左侧腹腔。脾大可能压迫胃部导致早饱感,也可能引起左上腹隐痛不适。体检时可发现脾脏质地坚硬、表面光滑。脾大程度可通过超声或CT检查进行量化评估。
2、乏力盗汗
乏力表现为持续性的疲倦感,活动耐力明显下降,休息后不能完全缓解。盗汗多在夜间出现,可浸湿衣物,与肿瘤负荷和代谢亢进有关。部分患者伴有低热,体温多在37.5-38.5℃之间。这些全身症状可能早于血常规异常出现,是疾病活动的非特异性表现。
3、贫血
贫血在疾病进展期较为明显,表现为面色苍白、头晕心悸、活动后气促等。血常规检查可见血红蛋白降低,红细胞计数减少。贫血主要与白血病细胞浸润骨髓导致正常造血受抑有关。严重贫血可能需要输血支持治疗,但随着靶向药物治疗起效,贫血症状多能逐步改善。
慢性髓性白血病患者应注意保持规律作息,避免剧烈运动以防脾破裂。饮食上建议选择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少量多餐以减轻脾大引起的腹胀。定期监测血常规和脾脏大小变化,严格遵医嘱服用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等靶向药物。出现发热、骨痛、出血倾向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