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时间建议选择上午9-11点或下午3-5点,单次时长控制在15-30分钟为宜。艾灸是中医传统外治法,通过燃烧艾绒刺激穴位达到温通经络的作用,具体操作需结合个人体质与症状调整。
上午阳气升发时段进行艾灸有助于增强温补效果,尤其适合虚寒体质或需提升免疫力的人群。此时段人体气血运行活跃,对艾热吸收效率较高。下午时段则更适合调理慢性病或缓解疲劳,此时人体代谢趋于平稳,艾灸可帮助平衡阴阳。单次艾灸时间需根据部位面积调整,四肢穴位15-20分钟即可,腰腹等肌肉丰厚区域可延长至30分钟。初次艾灸者应从10分钟开始逐步适应,皮肤敏感者需缩短至5-10分钟。艾灸过程中出现皮肤潮红、微汗属于正常反应,若感到灼痛需立即停止。
艾灸后2小时内避免接触冷水或冷风,注意保暖防止寒气入侵。体质阴虚火旺、高热患者及孕妇禁止自行艾灸。建议选择正规医疗机构由专业中医师操作,根据辨证结果制定个性化方案。日常可配合饮用生姜红枣茶增强温补效果,艾灸前后保持情绪平稳,避免空腹或过饱状态下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