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流感病毒感染在婴幼儿中通常属于自限性疾病,多数情况下1-2周可自愈,但需警惕并发症。副流感病毒是引起婴幼儿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原体,主要表现为发热、咳嗽、流涕等症状,部分患儿可能出现喉炎或支气管炎。
多数患儿症状较轻,通过充分休息、适量补液、保持空气湿润等支持治疗即可缓解。发热时可使用温水擦浴物理降温,咳嗽剧烈时可抬高床头缓解症状。母乳喂养的婴儿应继续哺乳以增强免疫力,已添加辅食的幼儿需保证清淡易消化的饮食。室内湿度建议维持在50%-60%,避免二手烟等呼吸道刺激因素。
少数患儿可能出现病情进展,如持续高热超过3天、呼吸频率增快、精神萎靡或进食困难时,提示可能存在细菌性中耳炎、肺炎等并发症。早产儿、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及免疫缺陷儿童更易出现重症,需密切监测血氧饱和度。若出现犬吠样咳嗽伴吸气性喉鸣,需警惕急性喉气管支气管炎导致的气道梗阻。
家长应每日记录患儿体温、饮水量和尿量变化。不建议自行使用镇咳药,6岁以下儿童禁用含可待因成分药物。如出现鼻翼煽动、胸骨上窝凹陷等呼吸困难表现,或发热伴随皮疹、颈部僵硬等症状,须立即就医。恢复期需注意隔离防护,患儿分泌物可能持续排毒1-3周,接触后应规范洗手。疫苗接种可预防部分流感病毒,但对副流感病毒无针对性疫苗,日常需加强手卫生和呼吸道防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