腱鞘炎通常可以不通过手术治愈,非手术治疗方法主要有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支具固定、局部封闭治疗和中医调理。腱鞘炎是肌腱与腱鞘因过度摩擦或损伤引发的炎症反应,早期干预多数可缓解症状。
1、药物治疗
遵医嘱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缓释胶囊、双氯芬酸钠肠溶片可减轻疼痛和炎症;急性期可配合外用氟比洛芬凝胶贴膏。药物需严格按疗程使用,避免长期依赖。若伴随明显红肿热痛,可能需联用抗生素如头孢克洛分散片预防感染。
2、物理治疗
超声波治疗通过高频振动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每次10-15分钟;红外线照射可缓解肌肉痉挛,每日1-2次。急性期48小时后可尝试冰敷转热敷,每次不超过20分钟。康复期推荐低频脉冲电刺激帮助肌腱滑动功能恢复。
3、支具固定
定制腕部或手指支具限制关节活动2-4周,避免肌腱与腱鞘持续摩擦。夜间需保持支具固定角度为功能位,白天可间歇性解除以进行轻度活动。选择透气性好的医用高分子材料支具,每4小时检查皮肤受压情况。
4、局部封闭治疗
对于顽固性疼痛,医生可能采用醋酸泼尼松龙注射液与利多卡因的混合液进行鞘内注射,每年不超过3次。注射后需制动3天,观察是否出现皮下组织萎缩或色素脱失等副作用。糖尿病患者慎用此类治疗。
5、中医调理
针灸选取阳溪穴、合谷穴等穴位疏通经络;中药熏洗可用桂枝汤加减方促进气血运行。推拿手法需避开急性炎症期,采用滚法、揉法等松解粘连。可配合艾灸温通经脉,每次灸至皮肤微红为度。
日常应避免重复性抓握动作,使用工具时佩戴压力分散手套。烹饪或办公时每30分钟做腕关节背伸练习,用温水浸泡双手10分钟每日两次。若保守治疗3个月无效或出现肌腱卡压症状,需考虑手术松解。康复期间可适量补充维生素B族和蛋白质促进肌腱修复,但须避免过量屈伸动作诱发炎症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