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孕妇出现肝功能异常可通过调整饮食、定期监测、药物治疗、控制原发病、必要时终止妊娠等方式干预。肝功能异常可能表现为乏力、食欲减退、皮肤黄染、尿色加深、肝区不适等症状。
1、调整饮食
减少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摄入,选择优质蛋白如鱼肉、豆制品,增加新鲜蔬菜水果补充维生素。避免腌制、油炸食品,每日食盐量不超过5克。分5-6次少量进食可减轻肝脏负担,烹饪方式以蒸煮为主。
2、定期监测
每2-4周检测血清ALT、AST、胆红素等指标,通过B超观察肝脏形态变化。监测乙肝病毒DNA载量评估病毒复制活跃度,记录胎心胎动变化。建立孕期健康档案,动态对比检查结果。
3、药物治疗
在医生指导下可使用替诺福韦酯片、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片等抗病毒药物控制乙肝病毒复制。必要时联用复方甘草酸苷片、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等护肝药物。严禁自行使用中成药或偏方。
4、控制原发病
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通过胎教音乐等方式缓解焦虑情绪。合并妊娠期高血压或糖尿病时需同步控制血压血糖。出现皮肤瘙痒时避免抓挠,穿着纯棉透气衣物减少刺激。
5、终止妊娠
当出现凝血功能障碍、肝性脑病等严重并发症时,经产科与感染科会诊后可能需要终止妊娠。这种情况多发生在孕晚期,需在三级医院进行多学科联合救治。
乙肝孕妇出现肝功能异常时需保证每日8小时睡眠,避免提重物或剧烈运动。可适量食用枸杞、红枣等药食同源食材,但不可替代药物治疗。所有护肝措施需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不可自行停用抗病毒药物。建议准备分娩预案,提前与产科医生沟通母乳喂养可行性。定期进行心理健康评估,必要时寻求专业心理疏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