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侧或右侧卵巢囊肿可能由遗传因素、内分泌失调、炎症刺激、子宫内膜异位症、黄体功能异常等原因引起。卵巢囊肿通常表现为下腹坠胀、月经紊乱、压迫症状等,需结合超声检查明确性质。
1、遗传因素
部分卵巢囊肿与遗传易感性相关,如家族中有卵巢癌或乳腺癌病史者患病概率增高。这类囊肿可能无明显症状,但需定期监测。建议有家族史的女性每年进行妇科超声检查,若发现囊肿增长迅速或出现实性成分,需进一步排查恶性可能。
2、内分泌失调
长期排卵障碍或激素水平异常可导致滤泡囊肿或黄体囊肿形成。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因雄激素过高抑制卵泡排出,易形成多发性小囊肿。此类情况可能伴随痤疮、多毛等表现,可通过短效避孕药调节周期,如屈螺酮炔雌醇片、去氧孕烯炔雌醇片等。
3、炎症刺激
慢性盆腔炎或输卵管炎可能引发炎性囊肿,常见于细菌感染或性传播疾病后。患者多有下腹隐痛、白带异常,急性期可能发热。需针对病原体使用抗生素,如头孢克肟分散片联合甲硝唑片,严重者需手术引流。
4、子宫内膜异位症
异位内膜组织种植在卵巢形成的巧克力囊肿,随月经周期反复出血逐渐增大。典型症状为进行性痛经、性交痛,超声显示囊内密集点状回声。可选用地诺孕素片抑制内膜生长,较大囊肿需腹腔镜剥除。
5、黄体功能异常
排卵后黄体未及时退化可能形成黄体囊肿,妊娠期更为常见。多数可自行吸收,但囊肿破裂可能导致急腹症。若出现突发剧烈腹痛需警惕内出血,紧急情况下需使用氨甲环酸注射液止血,必要时手术修补。
日常需避免过度劳累及腹部受压,月经期禁止剧烈运动。饮食宜清淡,减少豆制品等植物雌激素摄入。建议每3-6个月复查超声,若囊肿直径超过5厘米、存在实性成分或肿瘤标志物升高,需及时就诊妇科或肿瘤科评估手术指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