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病毒感染可能导致肝酶升高,但概率较低。流感病毒主要侵犯呼吸系统,少数情况下可能通过免疫反应或药物影响导致肝功能异常。
流感病毒感染后,机体免疫系统会产生大量炎症因子对抗病毒,这些炎症因子可能间接影响肝脏细胞功能,导致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或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轻度升高。部分患者因发热、食欲减退出现脱水或营养不良,也可能造成肝酶短暂波动。多数情况下这种肝酶异常会随着流感痊愈而自行恢复,无须特殊干预。
少数患者可能出现明显肝损伤,常见于合并基础肝病、过量使用解热镇痛药物或出现病毒性肝炎共感染的情况。对乙酰氨基酚等退热药在超量使用时可能诱发药物性肝损伤,表现为肝酶显著升高伴黄疸。流感合并EB病毒或巨细胞病毒感染时,可能出现嗜肝病毒引起的肝炎症状,需通过血清学检查鉴别。
建议流感患者避免自行服用退热药物,发热超过38.5℃时遵医嘱用药。出现皮肤黄染、尿液深茶色或持续右上腹痛应及时就医检测肝功能。日常保持充足饮水,进食易消化的低脂饮食如米粥、蒸蛋等,有助于减轻肝脏代谢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