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生理学角度讲,“蹲便”和“坐便”哪个对身体更友好?
发布于 2025/06/25 09:26
发布于 2025/06/25 09:26
上厕所这件每天必做的事,居然藏着这么多健康学问!你肯定没想过,看似简单的如厕姿势,竟然会影响肠道健康。现代人习惯了坐便器,但医生们发现,越来越多便秘问题可能就出在这个"坐"字上。
1、直肠角度变化
蹲姿时,耻骨直肠肌自然放松,直肠与肛管形成理想排泄角度。而坐姿时这个角度被改变,需要额外用力。
2、腹压分布特点
蹲着时腹部肌肉处于最佳发力状态,产生的腹压更集中。坐着时压力分散,排便效率降低30%以上。
3、盆底肌参与度
蹲便时盆底肌完全放松,而坐便时这部分肌肉仍保持一定张力,影响排便顺畅度。
1、预防便秘
保持原始排便姿势能减少肠道褶皱,使粪便更顺畅通过。数据显示,习惯蹲便的人群便秘发生率低42%。
2、降低痔疮风险
减少排便时间和用力程度,有效预防静脉曲张。特别是孕妇和久坐族更要注意。
3、锻炼下肢力量
每天几次的蹲起动作能增强膝关节周围肌肉,改善下肢血液循环。
1、使用踏脚凳
在坐便器前放一个20厘米高的凳子,把脚垫高模拟蹲姿。这个简单方法能立即改善排便角度。
2、调整身体前倾
坐便时上半身前倾35度,手肘撑在膝盖上,这个姿势能部分还原蹲便的生理优势。
3、控制如厕时间
无论哪种姿势,单次如厕最好不超过5分钟。长时间保持排便姿势会增加盆底肌负担。
1、膝关节不适者
可以选择高度在45厘米左右的加高坐便器,配合踏脚凳使用。
2、孕期女性
孕晚期建议使用坐便器,但要注意保持正确的前倾姿势。
3、心血管疾病患者
避免过度用力排便,坐便时可以使用专门的排便辅助椅。
下次如厕时,不妨试试在坐便器前放个小凳子。这个花不了几块钱的小改变,可能会让你的肠道感觉前所未有的轻松。记住,最好的如厕姿势是能让排便变得轻松自然的姿势。毕竟,肠道舒服了,整个人都会神清气爽!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