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后身体内的钢板要不要取出来?具体情况,要具体分析

发布于 2025/06/24 19:10

骨折后体内钢板要不要取?这个决定比你想的更复杂!每次复查时看着X光片里闪亮的金属,是不是都在纠结要不要再做一次手术?先别急着做决定,这里面的学问可大着呢。

一、哪些情况建议取出钢板

1、年轻患者优先考虑

骨骼还在发育期的青少年,或者年龄小于40岁的患者,通常建议取出。因为金属物长期留存可能影响骨骼的正常生长发育。

2、特殊部位需谨慎

靠近关节的钢板,或者皮下组织较薄部位的钢板(如锁骨、踝关节等),容易产生异物感或影响关节活动,这类情况医生通常会建议取出。

3、出现并发症时

当发生钢板周围感染、金属过敏反应、钢板断裂或螺钉松动等情况时,必须及时手术取出。

二、哪些情况可以不取

1、中老年患者

对于60岁以上的患者,尤其是合并基础疾病的,二次手术风险可能大于获益,通常不建议取出。

2、深部固定装置

位于骨骼深部、周围肌肉组织丰富的钢板(如股骨干、骨盆等),若无不适症状可长期留存。

3、特殊材质钢板

某些新型生物相容性好的特殊材质内固定物,在医生评估后可以考虑长期保留。

三、取出时机的选择

1、常规时间窗

上肢骨折术后1-2年,下肢骨折术后2-3年是常规取出时间。具体要根据复查时骨折愈合情况决定。

2、特殊情况处理

若出现疼痛、功能受限等不适症状,可考虑提前取出;而骨质疏松患者可能需要延长观察期。

四、术前必须评估的指标

1、骨折愈合情况

通过X线、CT等影像学检查确认骨折线完全消失,骨痂形成良好。

2、全身状况评估

检查心肺功能、凝血功能等手术耐受性指标,特别是老年患者。

3、局部软组织条件

手术部位皮肤无感染、瘢痕情况良好,避免取出术后伤口愈合不良。

五、术后注意事项

1、短期护理要点

保持伤口干燥清洁,遵医嘱进行适当的功能锻炼,但避免剧烈运动。

2、长期观察事项

即使取出钢板后,也要定期复查,观察骨骼强度恢复情况。

3、营养补充建议

适当增加蛋白质和钙质摄入,促进骨骼完全修复。

要不要取出钢板,需要骨科医生根据具体情况综合判断。建议每6-12个月复查一次,与主治医生保持良好沟通。记住,没有"最好"的选择,只有"最适合"的方案。你的骨骼健康,值得最个性化的对待!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推荐阅读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