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是身体的"后天之本",就像汽车的发动机一样重要。但现代人十个里有九个脾胃不好,不是胃胀就是没胃口,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其实健脾和养胃是两回事,就像修发动机要分清楚是电路问题还是油路问题。
一、健脾的三大关键点
1、运动激活脾动力
脾主肌肉,久坐最伤脾。每天快走30分钟,或者做八段锦里的"调理脾胃须单举",这个动作通过左右交替上举下按,能直接按摩到脾胃区域。注意运动后别马上灌冷水,会浇灭脾阳。
2、饮食要会挑时辰
上午9-11点是脾经当令,这时候吃早餐吸收最好。推荐小米南瓜粥配蒸山药,黄色食物入脾经。下午茶可以换成炒薏米水,既能祛湿又不会像红豆薏米茶那么寒凉。
3、情绪管理很重要
思虑过度最伤脾,这就是为什么有人一紧张就拉肚子。每天午休时听10分钟轻音乐,或者按揉大拇指下方的鱼际穴,能缓解焦虑对脾胃的影响。
二、养胃的四个黄金法则
1、温度要把控好
胃喜欢温暖,但别误解成越烫越好。65℃以上的食物会烫伤食道黏膜,最佳入口温度是40℃左右。夏天再热也别学年轻人把冰箱当粮仓,拿出来放至室温再吃。
2、咀嚼是免费良药
每口饭嚼30下,这个老方法真有科学依据。充分咀嚼能让唾液淀粉酶提前工作,减轻胃部负担。试试把筷子换成小勺子,自然就放慢进食速度了。
3、食材搭配有讲究
胃不好的人要记住"三少三多":少粗纤维、少酸性、少油腻;多淀粉、多胶质、多发酵。比如土豆炖得软烂比生菜沙拉养胃,银耳羹比果汁更适合胃寒的人。
4、作息跟着太阳走
晚上7-9点胃经最旺,这时候吃晚餐消化效率高。但别吃太晚,否则影响胃黏膜夜间修复。有个小秘诀:晚餐后顺时针揉腹100下,比吃健胃消食片还管用。
三、脾胃同调的注意事项
1、分清主次很关键
舌苔白厚、容易浮肿的人要以健脾为主;经常胃痛反酸的人要先养胃。就像房子漏水,得先分清是屋顶问题还是水管问题。
2、季节调理重点不同
春天要防肝气犯胃,少吃酸多吃甘;长夏暑湿重,要多吃炒白扁豆这类祛湿食材;秋燥时节银耳莲子羹最养胃阴;冬.天可以适量吃些温补的羊肉,但要搭配白萝卜防上火。
3、调理是个慢功夫
别指望三天见效,脾胃损伤是日积月累的,修复也要给足时间。建议先坚持28天养成习惯,通常三个月能看到明显改善。期间如果出现不适要及时调整方案。
记住,脾胃不好不是一天吃坏的,调养也要循序渐进。从明天开始,试着把早餐时间固定在8点,午餐后散步15分钟,晚餐控制在七分饱。这些小事坚持下来,你会发现消化好了、气色亮了,连带着整个人都精神了。毕竟,养好脾胃就是在为健康存钱,存的还是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