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就像人体的高速公路,年轻时的血管富有弹性,血液畅通无阻。但随着年龄增长,这条"高速公路"可能会悄悄出现"拥堵"和"坑洼"。别以为这是老年人的专利,30岁后血管就开始走下坡路了!想知道如何让血管保持年轻态?这几个习惯比吃保健品管用多了。
一、血管老化的危险信号
1、晨起头晕
健康血管应该让人神清气爽,如果经常起床后头晕目眩,可能是脑部供血不足的警.报。
2、午饭后犯困
餐后明显嗜睡,往往提示血液黏稠度偏高,需要特别注意血脂状况。
3、小腿抽筋
夜间频繁抽筋不一定是缺钙,可能是下肢血管循环不畅的表现。
二、六个护血管的黄金习惯
1、每天喝够八杯水
夜间血液最黏稠,晨起空腹喝200ml温水能迅速稀释血液。白天保持每2小时补水一次,但肾功能异常者要控制总量。
2、坚持有氧运动
快走、游泳等运动能增强血管弹性。建议每周5次,每次30分钟,运动时心率保持在(220-年龄)×60%左右。
3、多吃深色蔬菜
紫甘蓝、菠菜等富含花青素,能减少血管炎症。每天保证300g以上,最好用蒸煮方式保留营养。
4、控制精制糖摄入
糖分过多会损伤血管内皮。将白砂糖换成天然蜂蜜,每天不超过25克。
5、保证优质睡眠
深度睡眠时血管会自我修复。晚上11点前入睡,保持7小时睡眠,避免熬夜。
6、定期检测指标
40岁后每年检查血脂、血糖。重点关注低密度脂蛋白数值,理想范围应在3.4mmol/L以下。
三、血管最怕的三件事
1、突然剧烈运动
长期不运动的人突然剧烈活动,可能诱发心血管意外。应该循序渐进增加运动量。
2、情绪大起大落
愤怒、焦虑时血压瞬间飙升,对血管冲击很大。学会深呼吸缓解压力。
3、极端节食减肥
快速减重会导致代谢紊乱,反而伤害血管。每周减重不宜超过1公斤。
四、两个简单自测方法
1、握拳测试
用力握拳30秒后松开,观察手掌颜色恢复时间。超过3秒提示微循环较差。
2、摸足背动脉
脚背正中偏外侧能摸到明显搏动说明下肢供血良好,反之要警惕血管狭窄。
血管健康不是老年人的专利,从30岁开始养护才能防患于未然。记住一个原则:养护血管要像保养爱车一样定期"检修",别等"抛锚"才着急。今天就开始实践这些习惯,让你的生命之河永远清澈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