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膜穿孔的症状及治疗方法
发布于 2025/06/25 10:38
发布于 2025/06/25 10:38
鼓膜穿孔的症状主要有耳痛、听力下降、耳鸣、耳内流脓、眩晕等,可通过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改善。鼓膜穿孔通常由外伤、感染、气压伤等因素引起。
耳痛是鼓膜穿孔的常见症状,表现为耳内尖锐或钝痛,可能伴随耳内压迫感。外伤性穿孔疼痛剧烈但短暂,感染性穿孔疼痛呈持续性。急性中耳炎引起的穿孔可使用氧氟沙星滴耳液控制感染,配合布洛芬缓释胶囊缓解疼痛。若疼痛持续超过48小时或伴随高热,需排除化脓性中耳炎。
听力下降程度与穿孔大小相关,小穿孔可能仅表现为高频听力损失。传导性听力障碍是主要特征,患者常主诉听声音沉闷。噪声暴露导致的穿孔需避免继续接触噪音,感染性穿孔可使用头孢克洛分散片抗炎。纯音测听可明确听力损失程度,穿孔直径超过3毫米时需考虑鼓室成形术。
耳鸣多呈高频蝉鸣音或低频嗡嗡声,与内耳淋巴液压力变化有关。气压伤引起的穿孔常伴随突发性耳鸣,可使用甲钴胺片营养神经。慢性中耳炎导致的耳鸣可能持续存在,需联合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控制炎症。耳鸣持续时间超过1个月者应进行前庭功能检查。
耳内流脓提示合并细菌感染,脓液性状可判断病原体类型。黄色脓液多见葡萄球菌感染,需用盐酸左氧氟沙星滴耳液局部治疗。绿色脓液可能为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建议进行脓液培养后静脉滴注注射用头孢他啶。流脓期间禁止游泳,避免污水进入耳道加重感染。
眩晕多因穿孔影响前庭功能所致,表现为天旋地转感伴恶心呕吐。外伤性穿孔可能合并迷路震荡,需卧床休息并使用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改善微循环。慢性中耳炎继发的眩晕可能提示迷路瘘管形成,需行颞骨CT检查明确诊断,必要时进行乳突根治术。
鼓膜穿孔患者应保持耳道干燥,洗澡时可用防水耳塞保护。避免用力擤鼻或乘坐飞机等气压变化大的交通工具。饮食宜清淡,限制辛辣刺激食物摄入。急性期每日用无菌棉签清理外耳道分泌物,恢复期定期复查耳内镜观察愈合情况。穿孔超过3个月未愈合或反复流脓者,需考虑行鼓膜修补术。
上一篇 : st段压低窦性心动过速怎么回事,怎么办
下一篇 : 老年肺炎的发病因素有哪些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