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败血症的症状表现主要有发热或体温不升、心率增快、呼吸急促、精神反应差等。败血症是指病原微生物侵入血液循环并在其中生长繁殖,产生毒素而引起的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儿童由于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更容易发生败血症。
1、发热或体温不升
儿童败血症早期常表现为发热,体温可能超过38摄氏度,部分新生儿或免疫功能低下的患儿可能出现体温不升,表现为四肢冰凉、皮肤发花。发热可能与病原体释放的致热原刺激体温调节中枢有关,体温不升则可能与机体反应能力低下相关。家长需密切监测患儿体温变化,发现异常应及时就医。
2、心率增快
败血症患儿常出现心率明显增快,与感染导致的全身炎症反应和代谢需求增加有关。心率增快是机体对感染的代偿性反应,但持续的心率增快可能导致心脏负荷加重。家长可观察患儿安静状态下心率,若明显高于同龄儿童正常范围,需警惕败血症可能。
3、呼吸急促
败血症患儿可出现呼吸频率明显增快,表现为呼吸急促,这与感染导致的代谢性酸中毒和缺氧有关。呼吸急促是机体试图通过增加通气量来代偿缺氧和酸中毒的表现。家长应注意观察患儿呼吸频率和深度,发现呼吸急促应及时就医评估。
4、精神反应差
败血症患儿常表现为精神萎靡、反应迟钝、嗜睡或烦躁不安,严重者可出现意识障碍。这与感染导致的脑灌注不足和炎症介质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有关。家长需特别关注患儿精神状态变化,发现异常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治疗。
儿童败血症病情进展迅速,家长发现上述症状应及时带患儿就医。日常应注意保持儿童生活环境清洁,避免接触感染源,按时接种疫苗,增强儿童免疫力。对于有基础疾病的儿童,更应加强防护,定期体检。一旦确诊败血症,需严格遵医嘱进行治疗,包括抗生素使用、液体复苏、器官功能支持等综合措施,同时注意营养支持,保证充足休息,促进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