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龈出血可通过调整口腔卫生习惯、补充维生素、控制基础疾病、定期洁牙、使用药物等方式改善。牙龈出血通常由牙菌斑堆积、维生素缺乏、血液系统疾病、激素变化、药物副作用等原因引起。
1、调整口腔卫生习惯
每日使用软毛牙刷配合巴氏刷牙法清洁牙齿,牙刷与牙龈呈45度角轻柔震颤。牙线清理牙缝残留食物,避免使用牙签刺激牙龈。饭后用温水或生理盐水漱口,减少细菌滋生。选择含氟牙膏帮助强化牙釉质,但牙龈敏感者需避免含酒精漱口水。
2、补充维生素
长期缺乏维生素C可能导致毛细血管脆性增加,可适量食用猕猴桃、西蓝花等食物。维生素K参与凝血因子合成,菠菜、羽衣甘蓝等深绿色蔬菜富含该营养素。复合维生素B族缺乏可能加重口腔黏膜炎症,需均衡摄入全谷物和瘦肉。
3、控制基础疾病
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易引发牙龈炎,需监测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血液病患者可能出现自发性牙龈出血,如白血病需进行骨髓检查。孕妇激素变化导致的妊娠期龈炎,分娩后多可自行缓解。长期服用抗凝药物者需定期复查凝血功能。
4、定期洁牙
每6-12个月进行超声波洁治去除牙结石,顽固色素沉积可配合喷砂处理。深度洁治适用于牙周袋超过4毫米的牙周炎患者。洁牙后可能出现短暂敏感,24小时内避免冷热刺激。吸烟者需增加洁牙频率至每3-6个月一次。
5、使用药物
复方氯己定含漱液可抑制牙龈卟啉单胞菌等致病菌。西吡氯铵含片对革兰氏阳性菌有杀灭作用。甲硝唑口腔粘贴片针对厌氧菌感染效果显著。严重出血可使用云南白药牙膏局部按压止血。急性炎症期可短期使用醋酸地塞米松粘贴片。
保持每日早晚两次有效刷牙,每次不少于2分钟。每季度更换牙刷避免刷毛变形,流感后需立即更换。减少碳酸饮料和精制糖摄入,咀嚼无糖口香糖刺激唾液分泌。吸烟者戒烟可显著改善牙龈微循环。建议每半年进行口腔检查,发现牙龈红肿、持续性出血等情况及时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