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背发酸通常不是大病的前兆,多数与肌肉疲劳、姿势不良等生理性因素有关,少数情况下可能与脊柱病变、内脏疾病等病理性因素相关。
长时间保持固定姿势或过度劳累可能导致背部肌肉持续紧张,乳酸堆积引发酸痛感。这类情况通过热敷、按摩或调整坐姿可缓解。伏案工作、搬运重物等行为容易诱发症状,表现为局部肌肉僵硬但无放射痛,活动后可能加重不适。
当伴随体重下降、夜间疼痛加剧时需警惕强直性脊柱炎,该病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晨起时腰背僵硬是典型表现。骨质疏松引发的椎体压缩也可能导致慢性背痛,常见于绝经后女性。内脏疾病如胰腺炎、胆囊炎的牵涉痛可放射至背部,但多伴有发热、恶心等系统症状。肾结石急性发作时会出现单侧腰背部刀割样疼痛。
建议避免长时间低头玩手机或久坐,使用符合人体工学的办公椅。若酸痛持续2周以上不缓解,或出现下肢麻木、排尿异常等症状,应及时到骨科或风湿免疫科就诊。日常可进行游泳、瑜伽等低强度运动增强背部肌肉力量,睡眠时选择硬度适中的床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