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手足口病的病因都有哪些
发布于 2025/06/25 18:11
发布于 2025/06/25 18:11
儿童手足口病主要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常见病因有柯萨奇病毒A16型、肠道病毒71型以及其他肠道病毒亚型。该病主要通过密切接触传播,包括呼吸道飞沫、粪便污染及疱疹液接触等途径。
柯萨奇病毒A16型和肠道病毒71型是主要病原体。病毒通过口腔或呼吸道黏膜侵入人体,在咽部或肠道淋巴结增殖后进入血液,引发病毒血症。患儿可能出现发热、口腔疱疹、手足皮疹等症状。治疗以对症支持为主,可遵医嘱使用干扰素喷雾剂、利巴韦林颗粒或清热解毒口服液。
病毒可通过患儿唾液、疱疹液、粪便污染玩具或餐具传播。幼儿园等集体场所易发生聚集性感染,接触被污染的物体表面后未洗手进食是常见传播方式。家长需对患儿用品进行煮沸或含氯消毒,接触患儿分泌物后需用肥皂水彻底洗手。
3岁以下儿童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对肠道病毒易感性较高。营养不良、近期患病或接种疫苗后短期内可能增加感染风险。建议保证充足母乳喂养,适时补充维生素AD滴剂,避免带儿童前往人群密集场所。
夏秋季气温适宜病毒存活,5-7月为发病高峰。湿热环境加速病毒在物体表面存活,游泳池、游乐场等公共场所可能成为传播媒介。流行期间家长需加强儿童手卫生,避免共用毛巾等个人物品。
粪便处理不当或饮用水污染可能导致病毒传播。农村地区或卫生设施不完善的托幼机构易发生暴发流行。患儿粪便需用漂白粉消毒后再排放,照顾者处理尿布后需严格洗手,餐具应单独清洗并蒸汽消毒。
预防手足口病需注意培养儿童勤洗手习惯,流行期避免接触患病儿童。患儿应居家隔离至症状消失后1周,衣物需阳光暴晒消毒。若出现持续高热、肢体抖动或呼吸困难等重症表现,家长须立即送医治疗。日常可适量增加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如橙子、猕猴桃,有助于增强黏膜免疫力。
上一篇 : 卵泡很大不排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下一篇 : 手指头关节红肿痛什么原因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