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珠菌性阴道炎可通过分泌物检查、真菌培养等方式诊断,治疗主要采用克霉唑阴道片、硝酸咪康唑栓等抗真菌药物,配合日常护理。
1、诊断方法
临床诊断念珠菌性阴道炎需结合症状与实验室检查。典型症状包括外阴瘙痒、豆腐渣样白带及排尿灼痛。医生会使用无菌棉签采集阴道分泌物,通过显微镜检查发现假菌丝或芽生孢子即可确诊。必要时可进行真菌培养鉴定菌种,该方法特异性较高但耗时较长。部分医疗机构还提供快速抗原检测试剂盒辅助诊断。
2、药物治疗
克霉唑阴道片通过破坏真菌细胞膜发挥杀菌作用,适用于单纯性感染。硝酸咪康唑栓能抑制麦角固醇合成,对白色念珠菌有效率较高。氟康唑胶囊作为口服制剂,适用于复发性或全身性感染患者。使用药物期间需避开月经期,配偶应同步接受口服药物治疗以预防交叉感染。所有抗真菌药物均需足疗程使用,即使症状消失也应完成规定周期。
3、局部护理
每日使用温水清洗外阴,避免使用碱性洗液破坏酸性环境。选择纯棉透气内裤并高温烫洗,治疗期间禁止盆浴及性生活。可短期使用碳酸氢钠溶液坐浴缓解瘙痒,但过度冲洗可能加重菌群失调。合并糖尿病者需严格控制血糖,长期使用抗生素者应评估菌群调节必要性。
4、复发防治
每年发作超过4次属于复发性感染,需延长治疗周期至6个月。建议完善血糖检测、免疫功能评估等排查诱因。乳酸杆菌制剂可帮助恢复阴道微生态平衡,使用益生菌期间应间隔2小时后再用抗真菌药物。避免频繁使用护垫导致局部潮湿,如厕后擦拭应从前向后。
5、中医调理
中医认为该病与湿热下注有关,可配合苦参凝胶局部使用。辨证属脾虚湿盛者可服用完带汤加减,肾阳虚型适用右归丸调理。外洗方可选用蛇床子、黄柏等煎汤熏洗,但禁止阴道内灌洗。治疗期间忌食辛辣刺激及高糖食物,适当增加山药、薏苡仁等健脾食材。
治疗期间应保持外阴干燥透气,避免穿紧身化纤内裤。每日更换内裤并用沸水烫洗,阳光下暴晒更佳。饮食注意减少精制糖分摄入,适量补充含活性乳酸菌的发酵乳制品。游泳后及时更换泳衣,不使用公共浴巾。症状完全消失后仍需复查确认病原体清除,复发患者建议检测配偶感染情况。出现药物过敏或治疗无效时,需及时就医调整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