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性紫癜通常不会遗留后遗症,但少数患者可能出现肾脏损害等远期并发症。过敏性紫癜是一种以小血管炎为主要病理改变的全身性疾病,常见于儿童,主要表现为皮肤紫癜、关节肿痛、腹痛等症状。
多数过敏性紫癜患者经过规范治疗后预后良好,症状可在数周至数月内完全消退。皮肤紫癜通常不留痕迹,关节症状也随病情控制逐渐消失。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反复发作,但每次发作的严重程度通常会逐渐减轻。胃肠道症状如腹痛、便血等,在急性期得到有效控制后,多数不会造成持久性损伤。
约20%-50%的过敏性紫癜患儿可能出现肾脏受累,表现为血尿、蛋白尿等。其中大部分病例的肾脏损害可在1-2年内自行恢复,仅少数进展为慢性肾炎。极个别重症患者可能发展为肾功能不全,需要长期随访和治疗。成年患者出现肾脏损害的概率相对较高,预后也较儿童差。此外,极少数病例可能出现神经系统并发症如头痛、抽搐等,但发生率很低。
过敏性紫癜患者应定期复查尿常规和肾功能,尤其发病后6个月内需密切监测。日常生活中需避免接触已知过敏原,注意休息,预防感染。饮食宜清淡,急性期可适当限制高蛋白食物。若出现水肿、尿量减少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多数患者通过早期干预和规范治疗可获得良好预后,家长无需过度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