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密度脂蛋白与胆固醇的关系
发布于 2025/06/26 10:47
发布于 2025/06/26 10:47
低密度脂蛋白是胆固醇的主要运输载体,两者在心血管疾病风险中密切相关。低密度脂蛋白升高会导致胆固醇在血管壁沉积,增加动脉粥样硬化概率。
低密度脂蛋白由肝脏合成后进入血液,其表面载脂蛋白B-100能与细胞受体结合。当低密度脂蛋白颗粒过多时,会穿透血管内皮间隙,被巨噬细胞吞噬形成泡沫细胞。泡沫细胞堆积形成脂质条纹,逐渐发展为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这一过程中,低密度脂蛋白携带的胆固醇酯不断沉积在血管壁,造成管腔狭窄。临床检测时,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占总胆固醇的很大比例,其浓度与冠心病发病率呈正相关。
除运输功能外,低密度脂蛋白的氧化修饰是致病关键环节。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更易被血管壁摄取,同时刺激炎症因子释放,加速斑块不稳定。小而密的低密度脂蛋白亚型穿透力更强,在糖尿病、代谢综合征患者中更常见。值得注意的是,并非所有胆固醇都有害,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就具有逆向转运作用,能将外周胆固醇运回肝脏代谢。
建议通过定期检测血脂四项监控指标变化,保持低盐低脂饮食,适量进行有氧运动。吸烟者应戒烟,肥胖者需控制体重,糖尿病患者要严格管理血糖。若发现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超标,应在医生指导下制定个性化干预方案,必要时使用他汀类药物调节血脂代谢。
上一篇 : 输血发热反应的原因和处理
下一篇 : 九个月宝宝手心脚心热怎么回事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