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中暑后应避免食用高盐、高糖、辛辣刺激及油腻食物,主要有冰镇饮品、高糖饮料、辛辣食物、油炸食品、酒精类饮品等。
一、冰镇饮品
中暑后胃肠功能较弱,过量饮用冰镇饮品可能导致胃肠痉挛或腹泻。冷刺激会抑制排汗,影响体温调节。建议选择常温淡盐水或电解质水补充水分。
二、高糖饮料
含糖量超过8%的饮料会延缓胃排空,加重脱水症状。碳酸饮料中的磷酸可能干扰电解质平衡。可选用含葡萄糖浓度不超过6%的口服补液盐溶液。
三、辛辣食物
辣椒素会刺激黏膜加重脱水反应,可能诱发恶心呕吐。咖喱、芥末等调味料会促进体表血管扩张,增加核心体温。恢复期宜选择清淡易消化的粥类食物。
四、油炸食品
脂肪含量超过15%的食物需要大量胆汁分解,可能加重消化负担。高温油炸产生的丙烯酰胺等物质可能抑制体温调节中枢功能。烹调方式建议采用蒸煮炖等低温处理。
五、酒精类饮品
酒精具有利尿作用会加速水分流失,其代谢过程需要消耗大量维生素B族。啤酒中的嘌呤可能干扰尿酸排泄,加重电解质紊乱。恢复期间应完全禁酒。
中暑后24-48小时内需保持饮食清淡,每日分6-8次补充水分,每次200-300毫升。可适量食用西瓜、黄瓜等含水量超过90%的果蔬,烹饪时控制油盐用量,避免采用煎炸等高温烹调方式。若出现持续头痛或尿量减少,应及时就医进行静脉补液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