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脂腺囊肿都有哪些临床表现
发布于 2025/06/26 15:49
发布于 2025/06/26 15:49
皮脂腺囊肿的临床表现主要有局部肿块、皮肤表面黑点、继发感染、破溃溢脓、反复发作等。皮脂腺囊肿是皮脂腺导管堵塞后分泌物潴留形成的良性肿物,好发于头面部、颈部和背部。
皮脂腺囊肿初期表现为皮下圆形或椭圆形肿物,直径通常在1-3厘米,边界清晰,质地柔软或中等硬度,与皮肤粘连但基底可推动。肿块生长缓慢,一般无疼痛感,表面皮肤颜色正常或略呈淡蓝色。触摸时可能有轻微波动感,挤压时偶见少量白色分泌物从毛孔溢出。
囊肿中央常见针尖大小的黑色开口,为堵塞的皮脂腺导管开口,称为粉刺样栓。该黑点可能伴随毛囊角化过度,挤压时可排出恶臭的豆渣样皮脂分泌物。黑点周围皮肤可能出现轻度色素沉着,长期存在的囊肿可能导致局部毛孔粗大。
当囊肿受细菌感染时,会出现红肿热痛等炎症反应,局部皮肤温度升高,压痛明显,可能伴随周围组织水肿。严重时可形成脓肿,皮肤发亮变薄,出现跳痛感,部分患者可能出现低热、乏力等全身症状。常见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
感染性囊肿可能自行破溃,排出黄白色脓液和坏死组织,破溃后形成溃疡或窦道。创面可能反复渗出浆液性液体,愈合后易形成瘢痕。部分患者在脓液排出后囊肿暂时缩小,但囊壁未完全清除可能导致复发。
未经手术彻底切除的囊肿易反复发作,尤其在挤压或局部刺激后更易复发。多次感染的囊肿周围可能形成纤维化包膜,触诊时质地变硬。长期反复发作的囊肿可能引起局部皮肤增厚、色素改变或形成多个相通窦道。
发现皮脂腺囊肿应避免自行挤压,保持局部清洁干燥。继发感染时可遵医嘱使用莫匹罗星软膏、夫西地酸乳膏等外用抗生素,严重感染者需口服头孢氨苄胶囊或阿奇霉素片。日常注意清淡饮食,减少高糖高脂食物摄入,避免熬夜等可能加重皮脂分泌的因素。若囊肿持续增大、频繁感染或影响外观,建议及时就医行手术切除。
上一篇 : 肝内多发低密度结节严重吗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