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肾小球肾炎会引起腰痛,主要症状包括血尿、蛋白尿、水肿和高血压。急性肾小球肾炎是肾小球滤过功能受损的炎症性疾病,通常由链球菌感染后免疫反应引起,需及时就医治疗。
1、血尿
血尿是急性肾小球肾炎的典型症状之一,表现为尿液颜色变深或呈洗肉水样。显微镜下可见红细胞增多,严重时肉眼即可观察到血尿。血尿通常与肾小球基底膜损伤有关,可能伴随尿频、尿急等症状。治疗上需遵医嘱使用氢氯噻嗪片、呋塞米片等利尿剂,必要时使用青霉素V钾片控制感染。
2、蛋白尿
蛋白尿指尿液中蛋白质含量异常升高,尿液可能出现泡沫增多现象。蛋白尿程度与肾小球滤过屏障损伤程度相关,严重时可导致低蛋白血症。患者需限制蛋白质摄入,避免加重肾脏负担。临床常用卡托普利片、贝那普利片等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减少蛋白尿。
3、水肿
水肿多出现在眼睑和下肢,晨起时眼睑水肿明显,活动后下肢水肿加重。水肿与钠水潴留和低蛋白血症有关,严重时可出现全身性水肿。患者需严格限制盐分摄入,每日食盐量控制在3克以内。医生可能开具螺内酯片联合呋塞米片进行利尿治疗。
4、高血压
约半数患者会出现血压升高,与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激活有关。高血压可能引发头痛、眩晕等症状,增加心脑血管并发症风险。治疗需选用对肾脏影响较小的降压药,如硝苯地平控释片、缬沙坦胶囊等。血压控制目标通常设定在130/80毫米汞柱以下。
急性肾小球肾炎患者需严格卧床休息2-4周,直至水肿消退和血压恢复正常。饮食应遵循低盐、低脂、优质低蛋白原则,每日饮水量控制在1000-1500毫升。恢复期可逐步增加活动量,但需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劳累。定期复查尿常规、肾功能和血压,监测病情变化。出现严重水肿、少尿或无尿时应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