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中间清醒期的情况多见于硬膜外血肿,硬膜下血肿通常无中间清醒期。硬膜外血肿和硬膜下血肿是两种不同的颅内血肿类型,其临床表现和处理方式有所不同。
硬膜外血肿多由头部外伤导致脑膜中动脉破裂引起,血液积聚在硬脑膜与颅骨之间。典型表现为头部外伤后立即出现短暂意识丧失,随后意识恢复进入中间清醒期,此时患者可能无明显不适。随着血肿增大,颅内压升高,患者会再次出现意识障碍并逐渐加重,伴随头痛、呕吐等症状。硬膜外血肿需要及时进行头颅CT检查确诊,多数情况下需紧急手术清除血肿,常用术式包括开颅血肿清除术和钻孔引流术。
硬膜下血肿通常无中间清醒期,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类型。急性硬膜下血肿多由严重头部外伤导致桥静脉撕裂引起,血液积聚在硬脑膜与蛛网膜之间,患者伤后持续昏迷或意识障碍进行性加重。慢性硬膜下血肿多见于老年人,头部轻微外伤后数周至数月逐渐出现头痛、精神异常等症状。硬膜下血肿的治疗取决于血肿大小和患者症状,小血肿可保守治疗,大血肿需手术清除。
无论硬膜外血肿还是硬膜下血肿都属于神经外科急症,一旦出现头部外伤后意识障碍或神经系统症状,应立即就医检查。日常生活中应注意头部防护,避免外伤,老年人尤其要防止跌倒。确诊颅内血肿后需严格遵医嘱治疗,术后定期复查头颅CT,观察恢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