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肾炎怎么治疗 四个方法控制儿童肾炎
发布于 2025/06/26 18:53
发布于 2025/06/26 18:53
儿童肾炎可通过药物治疗、饮食调整、休息管理和定期复查四种方式控制。儿童肾炎通常由感染、免疫异常、遗传因素或环境刺激等原因引起,需根据具体类型和病情严重程度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炎常用青霉素类抗生素控制感染,如阿莫西林颗粒。肾病综合征型肾炎需使用醋酸泼尼松片等糖皮质激素,必要时联合环磷酰胺片免疫抑制剂。伴有高血压时可选用氨氯地平片或卡托普利片控制血压,所有药物均需严格遵医嘱使用。
急性期需限制钠盐摄入,每日不超过3克,避免腌制食品。蛋白质摄入按每公斤体重1-1.2克计算,优先选择鸡蛋、鱼肉等优质蛋白。出现少尿时应控制水分摄入,每日总量为前一天尿量加500毫升。慢性肾炎患儿需长期保持低盐低脂饮食。
急性期应绝对卧床2-4周,至水肿消退、血压正常。恢复期逐渐增加活动量,避免剧烈运动6个月以上。学校活动需根据尿检结果调整,红细胞消失前不宜参加体育课。睡眠时间保证每天10小时以上,避免过度疲劳诱发病情反复。
急性期每周检测尿常规和血压,每月复查肾功能。缓解期每3个月检查24小时尿蛋白定量,持续监测1年以上。长期使用激素者需定期评估骨密度和生长发育指标。出现感冒、腹泻等感染症状时需立即复查尿常规,预防病情加重。
儿童肾炎治疗期间家长需密切观察尿量、颜色及水肿变化,记录每日出入量。保持皮肤清洁预防感染,注意口腔卫生。饮食遵循少量多餐原则,烹饪方式以蒸煮为主。恢复期可进行散步等轻度活动,避免去人群密集场所。定期与主治医生沟通,不可自行调整药物剂量,出现血尿加重或新发水肿需立即就医。
上一篇 : 血管偏头痛怎么治疗 血管偏头痛的3个治疗方案介绍
下一篇 : 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症状有哪些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