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拔牙的危害有哪些 老年人拔牙隐藏三大危害

发布于 2025/06/27 06:03

老年人拔牙可能引发创口感染、邻牙松动和心血管意外等风险。拔牙操作需严格评估全身状况,主要风险包括局部组织损伤、牙槽骨吸收加速、血压波动诱发急症等。

1、创口感染

老年人口腔黏膜修复能力下降,拔牙后创面易受细菌侵袭。糖尿病等基础疾病患者更易出现干槽症,表现为剧烈疼痛和腐臭味。需使用甲硝唑含漱液配合头孢克肟分散片预防感染,必要时进行创面清创处理。

2、邻牙松动

长期缺牙会导致邻牙向缺隙侧倾斜,对颌牙伸长破坏咬合关系。骨质疏松患者牙槽骨吸收速度加快,可能引发多颗牙齿连锁松动。建议3个月内完成修复,可考虑种植体或活动义齿维持咀嚼功能。

3、心血管意外

拔牙应激可能引发血压骤升,冠心病患者存在心肌缺血风险。术前需监测血压和心电图,高血压患者应服用硝苯地平控释片控制血压。急性期发作需立即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片并终止操作。

4、颞下颌关节损伤

长时间张口可能造成关节盘移位,表现为开闭口弹响和疼痛。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风险更高,可配合红外线理疗和硫酸氨基葡萄糖胶囊缓解症状。严重者需进行关节腔冲洗治疗。

5、营养摄入障碍

多颗牙缺失影响咀嚼效率,可能导致蛋白质摄入不足。建议选择软烂易消化的食物如蒸蛋、豆腐等,必要时补充全营养配方粉。定期检查血清前白蛋白等营养指标。

老年患者拔牙前应完善血糖、凝血功能和心电图检查,控制基础疾病稳定后再行操作。术后24小时内避免漱口和剧烈运动,采用冰敷减轻肿胀。长期缺牙者需定期口腔检查,防止牙槽嵴过度吸收影响后期修复。日常注意补充钙质和维生素D,维持口腔肌肉和骨骼健康。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推荐阅读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