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后预防尿路感染可通过保持会阴清洁、适量饮水、规范导尿管护理、避免憋尿及合理使用抗生素等方式实现。
1、保持会阴清洁
术后每日用温水清洗会阴部1-2次,女性应从前向后擦拭。更换内裤频率需增加至每日1-2次,选择纯棉透气材质。存在导尿管时,需用碘伏棉球每日消毒尿道口2次,排便后须立即清洁。清洁时动作需轻柔,避免损伤黏膜。
2、适量饮水
每日饮水量维持在2000-2500毫升,均匀分配在白天时段。可饮用温开水、淡绿茶或菊花茶等利尿饮品,夜间适量减少以防影响睡眠。排尿量增加有助于冲刷尿道,减少细菌滞留。但心肾功能不全者需遵医嘱调整饮水量。
3、规范导尿管护理
留置导尿管期间,集尿袋应低于膀胱位置防止逆流,每8小时排空一次。导尿管固定时避免牵拉,每周更换一次集尿系统。观察尿液颜色与性状,出现浑浊、血尿或沉淀物时需及时报告医护人员。尽早拔除导尿管可降低感染概率。
4、避免憋尿
术后因疼痛或活动受限易出现憋尿行为,需定时如厕每2-3小时一次。排尿时尽量排空膀胱,可采取热敷下腹部或听流水声辅助。长期卧床者使用便盆时需保持体位舒适,必要时寻求护理人员协助。尿潴留患者需遵医嘱进行间歇导尿。
5、合理使用抗生素
高危患者术后可预防性使用头孢呋辛酯片、左氧氟沙星片或磷霉素氨丁三醇散等抗生素,但须严格遵循医嘱剂量与疗程。用药期间观察是否出现皮疹、腹泻等不良反应。避免自行购买或延长用药时间,防止耐药性产生。
术后需穿着宽松衣物减少摩擦,饮食中增加蔓越莓、酸奶等富含益生菌的食物。适当进行凯格尔运动增强盆底肌功能,但避免剧烈运动。监测体温变化,出现尿频尿急或发热症状时须立即就医。长期卧床者每2小时翻身一次,保持床单位清洁干燥。出院后定期复查尿常规,确保感染风险持续可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