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脏摘除的后遗症有哪些 浅析脾脏摘除的三个后遗症

发布于 2025/06/27 14:15

脾脏摘除后可能出现的后遗症主要有免疫功能下降、血小板升高、消化功能减弱等。脾脏是人体重要的免疫和储血器官,摘除后需长期关注身体变化。

1、免疫功能下降

脾脏是产生淋巴细胞和抗体的重要器官,摘除后机体对细菌感染的防御能力降低,尤其是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encapsulatedbacteria易引发严重感染。患者可能出现反复发热、乏力等症状。建议定期接种肺炎疫苗、流感疫苗,避免去人群密集场所,出现感染迹象时及时就医。

2、血小板升高

脾脏具有过滤老化血小板的功能,摘除后血小板计数可能持续升高,增加血栓形成风险。部分患者会出现头晕、肢体麻木等血液循环异常表现。需定期监测血常规,必要时遵医嘱使用阿司匹林肠溶片、氯吡格雷片等抗血小板药物预防血栓。

3、消化功能减弱

脾脏参与脂质代谢和红细胞分解,摘除后可能影响胆汁分泌,导致腹胀、食欲不振等消化不良症状。患者可表现为进食油腻食物后腹泻或便秘。日常饮食需减少高脂肪食物摄入,适量补充胰酶肠溶胶囊、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等助消化药物,并分次少量进食。

脾脏摘除后应保持均衡饮食,适当增加优质蛋白如鱼肉、豆制品摄入,避免生冷食物。规律进行散步、太极拳等低强度运动增强体质,但需避免剧烈运动或外伤。每3-6个月复查血常规、腹部超声,若出现持续发热、皮下瘀斑、腹痛等症状需立即就医。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推荐阅读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