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可通过生活干预、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治疗。急性心肌梗死通常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等原因引起,表现为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
1、生活干预
戒烟限酒有助于降低心肌耗氧量,减少冠状动脉痉挛风险。低盐低脂饮食可控制血压和血脂,建议每日钠摄入量不超过5克,避免动物内脏等高胆固醇食物。适度有氧运动如步行、太极拳等,每周3-5次,每次20-30分钟,需在医生评估后开展。
2、药物治疗
阿司匹林肠溶片能抑制血小板聚集,预防血栓扩大。硝酸甘油片可扩张冠状动脉,缓解心绞痛症状。阿托伐他汀钙片通过调节血脂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使用上述药物需严格遵循医嘱,注意观察出血倾向、肝功能异常等不良反应。
3、溶栓治疗
注射用阿替普酶适用于发病12小时内的患者,通过激活纤溶酶原溶解血栓。重组链激酶可快速恢复冠状动脉血流,但可能引发出血并发症。溶栓治疗需在具备监护条件的医疗机构进行,治疗前需评估出血风险。
4、介入治疗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通过球囊扩张和支架植入恢复血流,适用于多数急性病例。血栓抽吸导管能直接清除闭塞血管内的血栓,减少远端栓塞风险。术后需长期服用双联抗血小板药物预防支架内再狭窄。
5、外科手术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适用于多支血管病变患者,采用大隐静脉或乳内动脉作为桥血管。室壁瘤切除术可改善心脏功能,适用于心肌梗死后并发室壁瘤者。术前需全面评估心功能及手术耐受性。
患者出院后应坚持低强度康复训练,循序渐进增加运动量。每日监测血压、心率并记录,发现胸痛加重或新发心悸应及时复诊。保持情绪稳定,避免过度劳累,每3-6个月复查血脂、血糖等指标。随身携带硝酸甘油片应急,家属需学习心肺复苏技能以备急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