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中期羊水破了主要表现为阴道突然流出无色无味的液体、持续少量渗液以及伴随宫缩或下腹坠胀感。孕中期羊水破裂可能由感染、胎膜发育异常、外力撞击等因素引起,需立即就医处理。
1、阴道流液
典型症状为阴道突然涌出大量清亮液体,与尿液不同,液体无氨味且不受控制。可能因胎膜早破导致羊膜腔压力骤降,液体从宫颈口流出。此时孕妇需平卧抬高臀部,避免羊水持续流失,并尽快就医进行胎心监护和超声检查。医生可能根据情况使用硫酸镁注射液抑制宫缩,或注射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促进胎儿肺成熟。
2、持续渗液
部分孕妇表现为间断性少量液体渗出,内裤持续潮湿,需与阴道分泌物鉴别。这种缓慢渗漏多因胎膜高位破溃引起,可能增加宫内感染风险。建议使用pH试纸检测,羊水呈碱性会使试纸变蓝绿色。临床常用头孢呋辛酯片预防感染,必要时静脉滴注盐酸利托君注射液延缓分娩。
3、伴随宫缩
约三成孕妇在破水后出现规律性下腹紧缩感,每小时超过4次即属于异常宫缩。可能与破膜后前列腺素释放有关,易诱发早产。需立即卧床并监测宫缩频率,医生可能处方硝苯地平片抑制子宫收缩,严重时需住院进行硫酸镁静脉治疗。若孕周不足34周,需配合使用抗生素如阿奇霉素分散片预防绒毛膜羊膜炎。
孕中期破水后应绝对卧床减少活动,使用消毒护垫避免感染,每日监测体温4次。饮食需加强优质蛋白摄入如鱼肉、蛋类,每日饮水不少于2000毫升维持羊水生成。禁止盆浴或性生活,如出现发热、液体浑浊带异味需紧急就医。定期进行胎心监护和超声检查评估胎儿状况,孕24周后破水者存活率与保胎时间呈正相关,需严格遵循医嘱进行规范化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