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瘤患者常见的临床表现主要有头痛、恶心呕吐、视力障碍、肢体无力、癫痫发作等。脑瘤是颅内肿瘤的统称,可能由遗传因素、环境暴露、辐射接触、病毒感染等多种原因引起,症状表现与肿瘤位置、大小及生长速度密切相关。
1、头痛
脑瘤引起的头痛通常表现为持续性钝痛或胀痛,晨起时加重,可能伴随咳嗽或低头时疼痛加剧。这与肿瘤占位导致颅内压升高有关,部分患者会出现喷射性呕吐。若肿瘤压迫脑膜或血管,可能引发局部搏动性疼痛。典型病例可见于胶质瘤或脑膜瘤患者,需通过头颅CT或MRI明确诊断。
2、恶心呕吐
颅内压增高刺激延髓呕吐中枢时,患者会出现与进食无关的频繁呕吐,多与头痛伴随发生。后颅窝肿瘤如髓母细胞瘤更易引发该症状,儿童患者可能表现为突发性呕吐。严重时可导致脱水或电解质紊乱,需及时进行降颅压治疗。
3、视力障碍
垂体瘤或鞍区肿瘤常压迫视交叉导致双颞侧偏盲,表现为视野缺损或视力下降。颅内压增高还可引起视乳头水肿,导致一过性黑朦。部分患者会出现复视或眼球运动障碍,与肿瘤侵犯动眼神经相关。定期眼科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异常。
4、肢体无力
大脑运动区或传导束受肿瘤压迫时,可出现进行性加重的单侧肢体瘫痪或肌力下降。胶质母细胞瘤患者可能突发偏瘫,伴随病理反射阳性。脊髓肿瘤则表现为截瘫或四肢瘫,需与脑血管意外鉴别诊断。
5、癫痫发作
约30%脑瘤患者以癫痫为首发症状,多见于大脑皮层肿瘤如少突胶质细胞瘤。可表现为局灶性抽搐或全面性强直阵挛发作,抗癫痫药物可能控制不佳。长期未控制的癫痫发作可能导致脑缺氧损伤,需结合肿瘤切除治疗。
脑瘤患者日常应注意保持规律作息,避免剧烈运动或情绪激动。饮食宜选择高蛋白、高维生素的易消化食物,如鱼肉、蒸蛋、西蓝花等,少量多餐减轻呕吐反应。若出现新发头痛、呕吐或神经功能缺损症状,须立即复查头颅影像。术后患者需遵医嘱定期随访,配合放疗或靶向治疗,同时进行肢体康复训练和认知功能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