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腹泻可能会引起贫血,长期腹泻会导致营养吸收障碍,进而影响造血功能。慢性腹泻的危害主要有营养不良、电解质紊乱、继发感染等。
慢性腹泻时,肠道蠕动过快可能导致营养物质无法充分吸收,特别是铁、叶酸、维生素B12等造血原料的缺乏,容易引发缺铁性贫血或巨幼细胞性贫血。患者可能出现面色苍白、乏力、头晕等贫血症状。同时,长期腹泻会使肠道菌群失调,影响维生素K合成,进一步加重贫血风险。
慢性腹泻还会导致水和电解质大量丢失,引起低钾血症、低钠血症等电解质紊乱,严重时可出现心律失常、肌无力等症状。频繁排便可能损伤肠黏膜屏障功能,增加病原体入侵概率,引发肠道或全身性感染。部分患者因长期腹泻导致体重下降、免疫力降低,更容易发生反复感染。
出现慢性腹泻伴贫血症状时,应及时就医检查,明确腹泻原因并进行针对性治疗。日常应注意补充易消化、富含铁和维生素的食物,避免辛辣刺激性饮食,保持规律作息。腹泻期间可适当补充口服补液盐,预防脱水。贫血严重者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铁剂、叶酸等药物纠正贫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