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耳炎粘连与胆脂瘤的区别主要体现在病因、症状表现及治疗方式上。中耳炎粘连多由慢性中耳炎反复发作导致鼓膜与中耳结构黏连,表现为听力下降、耳闷胀感;胆脂瘤则是中耳上皮异常增生形成的囊性结构,可能伴随耳流脓、头痛甚至面神经麻痹。
中耳炎粘连通常由长期炎症刺激引发,鼓膜内陷或增厚与听骨链固定是主要特征,听力损失以传导性为主。患者耳镜检查可见鼓膜浑浊、活动度降低,纯音测听显示气导阈值升高。治疗需通过鼓室成形术松解黏连组织,或植入人工听骨重建传音结构,术后配合抗生素滴耳液如氧氟沙星滴耳液预防感染。
胆脂瘤具有侵蚀性生长特性,可破坏听小骨、半规管甚至颅底骨质。典型症状为持续性耳漏伴恶臭分泌物,CT检查可见中耳腔软组织影伴骨质破坏。胆脂瘤型中耳炎需行乳突根治术彻底清除病变,术中需探查面神经走行区域,术后使用盐酸左氧氟沙星滴耳液控制感染。若侵犯内耳可能导致感音神经性聋,需联合激素如地塞米松片治疗。
日常需保持耳道干燥,避免用力擤鼻及污水入耳。术后定期复查耳内镜与听力检测,胆脂瘤患者应每年进行颞骨CT随访。出现眩晕、剧烈耳痛或面部麻木需立即就诊,这两种疾病均可能引起颅内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