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筛窦炎总流鼻涕可通过鼻腔冲洗、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中医调理等方式治疗。慢性筛窦炎通常由感染、过敏、鼻腔结构异常、免疫功能障碍、环境刺激等原因引起。
1、鼻腔冲洗
使用生理盐水或专用鼻腔冲洗器清洁鼻腔,有助于清除分泌物和过敏原。每日重复进行可减轻黏膜水肿,改善通气功能。操作时注意水温接近体温,避免水流过猛导致不适。鼻腔冲洗适合轻度症状患者作为基础护理。
2、药物治疗
遵医嘱使用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减轻黏膜炎症,配合桉柠蒎肠溶软胶囊促进黏液排出。细菌感染时可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控制感染。药物治疗需持续1-3个月,用药期间可能出现鼻腔干燥等不良反应。过敏因素导致者可联合氯雷他定片抗组胺治疗。
3、物理治疗
采用鼻窦负压置换疗法促进窦腔引流,或使用红外线照射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每周治疗2-3次,5-10次为1疗程。物理治疗适用于药物效果不佳但未达手术指征者,治疗时可能出现短暂头晕等不适。治疗期间需配合鼻腔护理保持清洁。
4、手术治疗
经鼻内镜下行筛窦开放术清除病变组织,严重者需联合中鼻甲成形术改善通气。术后需定期换药1-2个月,完全恢复需3-6个月。手术适用于药物治疗无效、合并鼻息肉或解剖异常者。术后可能出现粘连等并发症需密切随访。
5、中医调理
服用辛夷清肺饮加减方宣通鼻窍,配合针灸迎香、印堂等穴位。中医认为本病属肺脾气虚,需连续调理2-3个月。治疗期间忌食生冷辛辣,注意防寒保暖。体质调理可减少复发概率,但急性发作期仍需结合西医治疗。
慢性筛窦炎患者日常应保持居室空气流通,湿度维持在50%-60%。饮食宜清淡富含维生素,避免奶制品等易增加黏液的食物。冬季外出佩戴口罩减少冷空气刺激,戒烟并远离二手烟环境。适度运动增强抵抗力,但避免游泳等可能引发感染的活动。症状持续加重或出现发热、头痛时应及时复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