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翅虫皮炎可通过避免搔抓、局部冷敷、外用药物、口服药物、预防感染等方式治疗。隐翅虫皮炎通常由隐翅虫体液接触皮肤引起,表现为红斑、水疱、灼痛等症状。
1、避免搔抓
隐翅虫皮炎患者需避免搔抓患处,搔抓可能导致皮损加重或继发感染。隐翅虫体液含有强酸性物质,接触皮肤后会引起炎症反应,表现为条索状红斑、密集水疱。建议用清水冲洗接触部位,减少毒素残留。若出现瘙痒可轻拍皮肤缓解,切勿用指甲刮擦。
2、局部冷敷
早期可采用冷敷缓解症状,用4-6层纱布浸透冷水后敷于患处,每次10-15分钟。冷敷能收缩血管减轻红肿灼痛,抑制炎症介质释放。冷敷时注意避免冻伤,皮肤破损处禁用冰敷。冷敷后可外用炉甘石洗剂保护创面。
3、外用药物
皮损未破溃时可外用糖皮质激素药膏如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每日薄涂1-2次。合并感染时需联用莫匹罗星软膏等抗生素制剂。水疱较大可用无菌针头低位穿刺引流,保留疱壁。渗出明显者用3%硼酸溶液湿敷,每次20分钟。
4、口服药物
症状严重者可口服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片缓解瘙痒,疼痛明显时服用对乙酰氨基酚片。继发细菌感染需用头孢克洛分散片等抗生素。用药期间观察是否出现嗜睡、胃肠不适等不良反应,症状无改善应及时复诊调整方案。
5、预防感染
保持患处清洁干燥,避免接触污水或污染物。穿宽松棉质衣物减少摩擦,睡眠时抬高患肢减轻肿胀。外出时穿长袖衣裤防虫,卧室安装纱窗。发现隐翅虫附着皮肤时轻吹去除,不可拍打。恢复期结痂让其自然脱落,勿强行撕扯。
隐翅虫皮炎患者需保持环境通风干燥,定期更换床单被套。饮食宜清淡,多食富含维生素C的柑橘类水果及优质蛋白如鱼肉,有助于皮肤修复。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及酒精。皮损愈合后注意防晒,新生皮肤较娇嫩易色素沉着。如出现发热、脓性分泌物等感染征象,应立即就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