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性早搏通常会有代偿间歇,但并非绝对存在。代偿间歇是否出现与早搏发生时机、心脏传导系统状态等因素有关。
室性早搏发生时,若异位起搏点发出的冲动恰好落在心室肌的有效不应期之后,可引发一次提前的心室收缩。由于窦房结节律未被干扰,下一次窦性冲动仍按原有周期发放,但会因心室处于早搏后的不应期而无法下传,导致早搏后出现一段较长的间歇。这段间歇与早搏前的RR间期相加等于两个正常心动周期,称为完全性代偿间歇。多数情况下室性早搏会呈现这种特征,因心室异位激动较少逆传干扰窦房结。
少数情况下当代偿间歇不完全时,可能因室性早搏的冲动逆传至心房并重整窦房结节律,使窦性周期提前复位;或存在窦房结功能异常时,窦性节律本身不稳定。某些特殊类型的室性早搏如插入性早搏,会夹在两个正常窦性心动之间而不产生代偿间歇。这类情况多见于心率较慢、心肌不应期较短或存在特殊传导通路时。
发现室性早搏应通过心电图明确性质,频繁发作或伴随心悸晕厥等症状时需心内科评估。日常需避免咖啡因、酒精等刺激物,保持规律作息有助于减少早搏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