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腰椎间盘突出主要表现为腰痛、下肢放射痛、活动受限、感觉异常和肌力下降等症状。腰椎间盘突出可能与妊娠期体重增加、激素水平变化、腰椎负荷加重、姿势不良和肌肉松弛等因素有关。
1、腰痛
产后腰椎间盘突出最常见的症状是腰部持续性钝痛或锐痛,疼痛可能集中在腰椎部位,也可能向周围扩散。疼痛在久坐、久站或弯腰时加重,平卧休息后可缓解。腰痛可能与椎间盘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压迫神经根有关。患者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双氯芬酸钠肠溶片或塞来昔布胶囊等药物缓解疼痛,同时应避免提重物和过度弯腰。
2、下肢放射痛
腰椎间盘突出可能导致神经根受压,引发下肢放射性疼痛。疼痛通常从腰部向臀部、大腿后侧、小腿外侧放射,严重时可延伸至足部。咳嗽、打喷嚏或用力排便时疼痛可能加重。这种情况可能与L4-L5或L5-S1节段椎间盘突出有关。患者可遵医嘱使用甲钴胺片、维生素B1片等营养神经药物,配合热敷和适度牵引治疗。
3、活动受限
产后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常出现腰部活动范围减小,表现为前屈、后伸、侧弯和旋转等动作受限。严重时可能出现腰部僵硬、起床困难等症状。活动受限可能与椎间盘突出导致的局部炎症反应和肌肉保护性痉挛有关。建议患者进行适度的核心肌群锻炼,如仰卧抬腿、桥式运动等,但应避免剧烈运动和突然扭转腰部。
4、感觉异常
部分患者会出现下肢感觉异常,表现为麻木、刺痛、蚁走感或烧灼感等异常感觉。这些症状通常出现在小腿外侧、足背或足底,与受压神经根支配区域相对应。感觉异常可能与神经根长期受压导致的感觉神经传导障碍有关。患者可遵医嘱使用加巴喷丁胶囊或普瑞巴林胶囊等药物改善神经病理性疼痛,同时应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
5、肌力下降
严重的腰椎间盘突出可能导致下肢肌力减退,表现为足背屈或跖屈无力、行走困难,甚至出现间歇性跛行。肌力下降通常提示神经根受压较重,可能导致肌肉萎缩。这种情况需要及时就医,医生可能会建议使用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减轻神经根水肿,或考虑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等手术治疗。
产后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应注意保持正确姿势,避免长时间抱孩子或做家务时过度弯腰。建议使用硬板床休息,可在腰部垫小枕头维持腰椎生理曲度。适当进行游泳、散步等低强度运动有助于增强腰背肌力量。饮食上应保证充足的钙和维生素D摄入,促进骨骼健康。若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应及时到骨科或康复科就诊,通过MRI等检查明确诊断并接受规范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