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甲状腺功能亢进主要表现为易怒、多汗、体重下降、心悸和甲状腺肿大。甲状腺功能亢进可能是遗传因素、自身免疫异常、甲状腺结节、垂体病变或碘摄入过量等原因引起的,建议家长及时带孩子就医。
1、易怒
儿童甲状腺功能亢进时,甲状腺激素水平升高会影响神经系统,导致情绪不稳定,表现为易怒、烦躁不安。家长需注意孩子的情绪变化,避免过度刺激。这种情况通常与格雷夫斯病等自身免疫性疾病有关,可遵医嘱使用甲巯咪唑等抗甲状腺药物。
2、多汗
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会加速新陈代谢,导致孩子出现多汗症状,尤其在夜间或轻微活动后更为明显。家长应保持孩子皮肤清洁,及时更换衣物。多汗可能由甲状腺炎或甲状腺自主高功能腺瘤引起,需通过甲状腺功能检查和超声确诊。
3、体重下降
尽管食欲增加,但由于代谢率加快,患儿可能出现体重不增或下降。家长需监测孩子的生长发育曲线,提供高热量、高蛋白饮食。体重下降常见于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可配合医生进行抗甲状腺药物治疗或放射性碘治疗。
4、心悸
甲状腺激素对心血管系统有直接刺激作用,患儿可能出现心跳加快、心悸等症状。家长发现孩子静息心率超过正常范围时应警惕。这种情况可能引发甲亢性心脏病,需使用普萘洛尔等β受体阻滞剂控制症状。
5、甲状腺肿大
部分患儿颈部可见明显肿大,触诊可发现甲状腺质地改变。家长不要自行按压孩子颈部,应及时就医检查。肿大可能是桥本甲状腺炎早期表现,需通过甲状腺抗体检测和核素扫描明确诊断。
儿童甲状腺功能亢进需要长期管理,家长应定期带孩子复查甲状腺功能,遵医嘱调整药物剂量。日常饮食中限制含碘食物如海产品的摄入,保证充足休息,避免剧烈运动。注意观察孩子是否有药物不良反应,如皮疹、关节痛等,一旦出现应及时就医。建立规律的作息习惯,减轻学业压力,有助于病情控制。